- 電腦是兒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的出版社不把數位戰略納入自己的工作範圍,那麼你就會喪失吸引兒童、與兒童互動的關鍵機會。
- 認真堅持自己的工作宗旨和目標,認真維護自己的品牌,即使在走向數位化的時候。
- 要進行數位化轉型,這樣做的理由是可以讓顧客受益,而不是讓出版社看起來時髦。
- 數位產品應該只是出版社增長戰略的一部分;此外,還需要製定內容戰略和市場戰略。
- 數位化轉型中,要有一個確定的目標,比如開闢新收入來源。
- 把轉型中的成功與失敗,都告知員工,這樣他們就能理解數位化轉型的進程了。
- 你的內容是最重要的資產,而不是你包裝出版內容的媒介形式。改造自己的出版流程,以便專注於內容而不是專注於最終的出版形式。
- 把設計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花時間研究90%顧客所喜歡的功能特點,不要為剩下的10%浪費時間。
- 通過內容管理系統(CMS)確保所有的內容都是可獲取的。
- 內容應該可方便地適應其他語種和文化的需要。
- 按照技能和教學大綱要求對內容進行標記,提高內容的適應性。
- 數位出版不應該只是用新形式包裝老信息。把內容進行重新編制,以發揮數字格式的獨特優勢。
- 考慮推行能夠將開放資源和專享模式結合起來的商業模式。
- 電子產品不一定非得取代紙質出版物——電子產品只是服務於不同的顧客——它能夠促進紙質出版物的銷售增長。
- 不要想當然地把紙質書和電子書分別定價;價值始終來自內容。
- 學生對技術的熟知,超過了大多數教師和出版社。為了促進學生參與,你需要明白學生是如何使用技術的。
- 利用網絡的社交性特點,按照維基百科的方式,讓用戶對你的內容的價值進行評價,豐富你的內容。 (要理解新興的網絡世界里社交是如何產生的,在這個世界裡,出版社和用戶生而平等。)
- 你的產品必須要嘛可以在現有教學活動中無縫地進行整合,要嘛徹底取代之。
- 在維護版權問題上,要推行一個全社一盤棋的策略。就目前已有技術而言,紙質書產品並不比電子產品更安全。
- 將適當的培訓納入進來——這對教師將新產品順利地在課堂上使用,是基本的。
- 教師需要過濾大量資訊。要向他們提供有價值的資料,而不是展示技術炫目的一面。
- 數位時代裡的營銷,要求出版社縮短資訊內容,在與顧客交流之前,要得到對方的許
可。 - 好的教輔材料出版社的關鍵特點:速度,發現意外的市場需求,對世代變化保持敏感,觀察和理解政策變化,以及聰明靈活地思考問題。
- 電腦程式或者產品永遠替代不了教育中人的因素。
2012-04-02
[轉]數位化教育出版的24個原則
標籤:
數位出版
[百道專稿] 近兩年,外媒約請基礎教育出版業的專家寫了系列文章 “數字化未來的出版” 。該系列文章將關注點集中在出版社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這個問題上,討論了課堂學習的趨勢,討論營銷和定價策略,討論了新時代的職業培訓等。以下就是從文章中挑選出來的行動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