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1

簡易整理DV影片

最近跟朋友借了DV,把10年前拍的DV轉到電腦中,以前硬碟不大,電腦又慢,加上我又懶,所以都沒處理。但現在就完全改觀了:一片60分鐘的DV,完全不壓縮轉到電腦中,大概12GB左右,10年前大多數硬碟只有80GB而已,現在就不同了,所以很快就可以處理好.
PS. 我都用免安裝版的 VLC video player 看影片。

把處理DV影片的方式與使用的軟體做一個紀錄與分享。

從DV利用IEEE1394線讀出資料:我是用國外一個大論壇 Video Help 裡有很多人推薦的軟體:Ensoft DV processor ,可以讓個人非商業免費使用。
下載安裝就不介紹,安裝好啟動後的程式畫面如下;左邊視窗是Input,右邊是output,下圖圈圈裡是它吃的格式,因為我截圖時,DV沒有連上,不然這裡就會出現DV的型號。



而右邊的部分,選擇就比較多,我沒有一一去試,但我用的有兩個:Raw DV file,以及Type-2 DV avi file。我這次的處理方式是,把 DV帶子裡的資料,每支轉成1個 RAW DV file (因為過帶很花時間,乾脆就一次全部過完,DV機器還人家後,再來慢慢剪)。



作法如下:
接上DV,開啟上述軟體,左邊視窗下拉選擇你的DV,然後上方會出現這個影片的畫面,如果沒有在帶子的最前面,就利用影片框下方的播放控制去控制DV,按下 " <<" 迴轉到帶子開頭準備。

接著右邊選擇RAW DV files (原始帶轉成RAW有一個好處,就是DV帶上的錄影時間,會全部保留,屆時剪片時可以參考。) 接著會出現一個視窗問你要儲存到哪個地方,選好後 (中間的選項我就沒研究了),此時先按下中間下方,Processor 字下方的 RUN (這裡的意思應該是:右邊的檔案準備寫入左邊的資料了) 然後再按下左邊的 PLAY 這時候就開始過帶。

過完帶後,上面的作法是會存成用RAW DV file,但是我選擇用來剪片的軟體,無法直接讀DV檔,所以我會再過一次帶,把DV檔轉成標準的 type-2 DV avi (這個也是標準無壓縮的格式,但不像RAW DV檔,會將影片的錄影時間保存下來,這也是我先轉 RAW DV的原因,因為同一帶中每段影片時間不一樣)。用同樣這套軟體,在左邊視窗選擇DV file,在選擇要轉的 .DV 檔,用左邊影片控制的方式,將每個影片分段,大約做一下分段,再去轉存成 type-2 DV avi (就是大約選到影片開始位置之前,開始Run轉帶時,play後,再利用Processor 字下方的 stop ,去做初剪)。

下面圖片上的影片,是我開啟了DV的原始檔案,所以左邊紅框內,就可以看到影片的錄影時間(綠色:下面是8月11日2002年,下午14點零43秒),以及這一段影片目前的播放秒數 (藍色:23分44秒),要初剪就利用play & stop控制鍵下方的bar去拉影片前後,找到要剪的地方再轉存 type-2 DV avi 。

你可以跟我一樣全部過成 .DV 檔備用,或是直接用軟體將DV帶的內容,直接過成 type-2 DV avi 檔案,這個軟體不會自動加上副檔名,為了保險起見,我是都自己加上副檔名(.dv or .avi)來區隔不同的檔案。

過來就是將每個檔案精確的剪出所需要的影片,我也是利用一個自由軟體:Avidemux (阿榮福利味有提供免安裝版),開啟軟體後,就選擇開啟檔案,跳出的視窗就會如同下面的圖片:我是用日期做區隔,會有avi檔與dv檔,必須是 type-2 DV avi 才能編輯 (我試過 mp4、m2ts影片也可以用)。此時就選擇要剪的AVI檔。


開啟後畫面就像下面的圖片,基本上這個軟體也可以轉檔,就是在左邊的Video output與audioa output 的下拉表選擇,但是我是都保留原始格式,選擇預設的copy選項。


下面則是audio output我也是選擇 copy。


下面紅色框框部分就是剪接畫框 (frame) 的控制,中間部分的橫bar就是時間軸,可以直接拉,中間靠下方框的部分,是要設定開始與結束畫框的按鈕,左右兩個橢圓形的地方,就是可以微調畫框的地方,請自己嘗試吧。


利用控制畫框,選定開始畫框後按下A,再選定結束畫框後按下B,中間的時間軸就會出現如下圖所示的藍色框,此時就可以輸出影片了,按下 file 選擇 save 就會跳出儲存檔案的視窗,選好你要輸出的目錄,打好檔案名稱與副檔名 (我是將副檔名設成 .avi),按下儲存就開始輸出了。


此時就完成剪輯了,如果要上傳到 youtube,可以利用 VLC player 的檔案轉換功能,先轉成有壓縮的 .webm 檔案,讓檔案更小,可以方便上載了。